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1节(1 / 3)

部队的物资大多是军区物资部统一发放,各部队需要什么写条子向物资部申请,当然如果他们团部有钱也可以自行采买一部分食品,但是要通过物资部确认安全卫生。

谭志远跟省军区物资部的战友说好了,他联系了一批咸鸭蛋,团部自行出钱购买。

他给的价格比供销社收生鸭蛋一斤多一毛五,算是加工费和运输费用。

虽然谭峰说前进大队的生态肉罐头好吃,谭志远却没要,不是不想给部队买好东西,而是前进大队现在规模有限,而且部队物资是任务统筹物资,价格比卖给外商便宜不少,他觉得还是先给国家创汇吧。

他们吃其他大队产的猪肉也一样,都好吃。

唐圆和封辰过了小年才返回大队,一到家先召集几个大队长和生产队长开会。

“我们提供鸭蛋?真的!”单大队长听闻以后由他们定期提供鸭蛋,当即就激动了。

我们向阳大队也是农场的一份子了!

陈大队长看向他的眼神那叫一个羡慕嫉妒,咋还不给他们安排活儿呢?

腌制了一个半月才好,给林福龙出腊肉的时候唐圆还送了一坛子,林福龙尝过以后当场就订制了一百坛子,并表示以后会一直购买。

如今国内没有真空包装机,鸭蛋浸泡在卤水里运输,能放一两年不坏。运输过程和酒坛子差不多,放在木架子上,坛子之间填充稻草防震即可。不能脱离卤水,腌料水,

咸盐蛋前进大队和向阳大队的一样,鸭子大鹅都是吃河里的鱼虾蛤蜊螺丝之类的长大的,下的鸭蛋全都沙黄流油,吃起来沙沙的香香的,口感特别棒。

唐圆没有因此增加前进大队的鸭子数量,而是跟向阳大队采购,让他们扩大养鸭规模,以后生态农场会把向阳大队和跃进大队圈进来,鱼塘、湿地、养鸭场都算农场的。

这给单大队长和陈大队长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都表态要好好跟着前进大队干,指哪打哪儿。

大队食品厂

生态农场的食品加工厂并没有建在唐家村, 而是建在了靠近跃进大队的位置。

那边交通更加便利,而且靠近水源更方便生产。

食品加工厂以及养猪场的扩建从1976年春天一直持续到秋末才结束,中间国家发生了几件大事儿, 除了痛失几位伟大的首长外还有普天同庆的大事儿, 四人倒台全国欢庆。

前进大队和向阳大队、跃进大队都没有受太大影响,他们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生态农场上, 悲伤过后便是化悲愤为力量, 更加努力干活儿。

养猪场不断扩大规模,罐头生产线就正式运转起来。

77年春天, 唐圆和封辰跟着卢厂长南下参加了羊城交易会, 正式把生态农场和生态肉的口碑推出去。

他们第一次参加交易会不是为了借订单, 而是为了宣传。

今年的交易会注定不平常, 比往年更加盛大, 真真的客似云来。

他们来自世界各地, 生着黑白黄棕不同的皮肤, 操着不同的口音, 涌入羊城交易会场。

唐圆想先把华国生态农场的理念推出去,让外商们有个心里印象, 不至于提起华国就是落后简陋的农村。

那不是落后简陋, 那是原生态!

她和封辰亲自设计了精美的宣传页,去省印刷厂印了上千份, 当然不是为了广撒网,而是只给有兴趣的客户。

有兴趣便要一份宣传册, 上面有联系方式,欢迎参观、欢迎下单。

没兴趣的是不会给的, 宣传册很贵的好吧。

起初拿了宣传册的外商们并没有立刻露出要下单的意思,只是感兴趣, 了解一下,还有一些本身就在自家国家经营生态农场,他们是趁机来华国抢客户的。

唐圆也不着急,因为农场现在有林福龙和伊万以及省军区稳定的订单,机器和人工是每天不停的。

伊万的父亲当初收到儿子的礼物以后其实是送到专业的检测机构化验过的,他们对生态肉的各项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农残是否超标等都进行了检测,得出结论是营养价值丰富,没有农残超标,是环保绿色食品。

伊万的父亲在一万个罐头之后又陆续下单,保持着一个季度一万个的交易量。

而去羊城交易会的外商有认识老冯的,知道老冯从华国进口了一批生态肉罐头,又看到唐圆他们的宣传册,便发电报跟老冯询问。

老冯虽然很不想有人跟他抢货源,却还是给了非常高的评价,早买早赚。

于是从77年夏天开始生态农场的电话就很忙,隔两天就有人打电话询问信息,还有人预约参观。

农场在接待了几波纯参观以后终于迎来了一位野生客户。

是霓虹来的田中社长,他和妻子一起来的,妻子也是他的秘书。

两人虽然不会说华语,但是英语很流利,所以来华国没带翻译。

唐圆和封辰亲自陪着他们参观了农场各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