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回家了,并不表示秋天的活就干完了。那些粮食,都要进行脱粒、晒干等工序,才能收起来。等着要吃的时候,还得上磨推了才可以。镇上有磨坊,一般的人家,都是送镇上磨坊去加工,很少有人在家弄的。
自然,这些活,就比较容空了。但是为了早一点儿卖粮,一般的人家,也都是抢着把粮食都收拾出来。这个时候虽然价钱便宜,但是粮食里面含水比较多,所以也还是很划算的。
而另一方面,朝廷也是要征收税粮的,北方大多都是九月末十月初收税粮,那时候粮食也都干的差不离了。目前朝廷征税,十税一,按照各地粮食的产量做估算,然后折合成稻米或者是小麦的数量来交税。
可是东北产稻米的地方并不多,像是青山村,基本上就是不产出稻米的,小麦也只是春小麦,这个也没法用来交税粮。所以很多人家,都只能是卖了粮,用银钱来抵税。又因为交税都是有期限的,这样一来,就有那些收粮食的商户,故意压低了价钱,借机发财。
其实顾家倒是没必要这么着急的卖粮,交税的银钱,家里还是有的。不过,今年秀丽出嫁,顾承仁娶亲的,花费实在是不少。老爷子跟李氏就商议着,还是卖出去大半的粮食,这样也省得手里的钱不宽裕。
且不说顾老爷子领着儿孙们成日得收拾那些粮食,只说齐家,这时从镇山来了消息,说是让他们再送二百斤瓜籽过去。齐家的瓜籽已经全数的清洗晒干了,只等着娇颜过来给加工,雪梅就来到了顾家,请娇颜过去。
娇颜早就答应的事情,当然是不会反悔的,再者家里这些事情她也干不了,于是就跟着雪梅去了齐家。到了齐家,娇颜就开始领着齐家的几个媳妇处理那些瓜籽。那边用石灰水泡了瓜籽,娇颜就问齐奶奶要了银钱,去镇上买各种材料。
齐家也不问这些,直接把银钱就给了娇颜,然后娇颜去苗家,找了绍远一起,两个人来到了镇上。制作五香味儿的瓜籽,花椒大料咸盐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了,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样,就是白矾。
没有白矾,瓜籽放个两三天就会返潮,那样就不好吃的。但是白矾太多,对人体有害,这个量,需要掌握的十分准确。娇颜自然心里有数,就把买回来的白矾,掺到了咸盐里面,这样,谁也看不出其中的关窍了。
材料买完,绍远帮着娇颜把东西拿回来,正好齐家这边也把瓜籽都搓洗干净捞出来控干。娇颜按照一定的比例在缸里添了水,把各样材料倒进去。然后告诉齐家什么时候把瓜籽泡进去,什么时候倒进锅里煮,煮多长时间,之后再捞出来晾干炒熟。
之所以把制作的工序都教给了齐家,一来是娇颜不指着从中挣钱,二来是瓜籽的数量太多,娇颜小小的人儿哪里能干的过来?还不是得齐家人干活,索性就告诉了他们也无妨,省得娇颜自家挨累。
齐家这边忙活着,却是没想到徐氏竟然过来了,徐氏在齐家转悠了几圈,然后又走了。娇颜觉得奇怪,搞不懂徐氏这是要干啥。
“你家四婶,今天都过来三四回了。来了就是屋里屋外的转悠,然后跟我娘他们说说话,之后就走了。也不知道,她这是在干啥呢。”雪梅靠近娇颜,在娇颜的耳边轻声说道。
娇颜有一天听到父母谈话,就说的是李氏对于娇颜平白帮助齐家的事情很不满。此时娇颜回想了一下,觉得徐氏很有可能是想来学习怎么做那个瓜子。可是顾家根本没有种这个瓜,没有瓜子,学了方法又能有什么用呢?娇颜百思不得其解。
三天之后,这一批的瓜籽全数制作成了,娇颜拿了几个尝尝,还是跟第一次做的一样,没有变化。“好了,齐大叔,你赶快把这些送去镇上吧。”只有品质如一,才能有好的销路,娇颜对自己做的瓜籽,十分的满意。
齐建元十分相信娇颜,于是就赶忙的装了车,一路送去了镇上。
这边的事情忙完了,娇颜自然是不会在齐家多呆,她拎着齐家人给摘的葡萄和梨子就回家了。
一进顾家的院子,徐氏就迎了过来,“呦,娇娘还拿了这么多好吃的回来啊。来,让四婶尝一串葡萄。”徐氏伸手拎了一大串的葡萄,然后又看见了梨子,“哎呀,这梨也不错啊,看着这个水灵,正好给你文安弟弟两个吃。”说着,就一手揪着衣襟,另一只手往衣襟里捡梨子。她手快,几下就捡了六七个梨,眼看着娇颜的篮子里,只剩下四五个梨了。
娇颜向后退了一步,把篮子别到了身后,“四婶,这些是人家给我的,我没舍得吃,留着回来给哥哥们尝一尝。你拿一两个也就罢了,怎么还要全都拿走啊?你拿走了,我哥哥他们吃啥?”
“瞅你这丫头小气的,婶子吃你几个梨,值当你这个模样的么?我就是都拿走了还有啥?你再去齐家拿呗。你帮着老齐家挣了那么些钱,他们就是给你送来几筐果子也不算啥。你婶子我吃点儿,还用得着心疼了?”徐氏却是满不在乎,伸手还想再去拿。
娇颜冷下脸来,退后几步,“我可不像有些人,那么没脸没皮的。人家给我,我就拿着,我可不能再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