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四号开业?”电话里,韩漠问。
“你怎么知道?”方晓晓脱口而出,紧跟着意识到某种可能,“是刘叔跟你说的,还是我妈?”
“是伯母。”韩漠说。
是妈妈?
方晓晓只能暗自扶额。
方晓晓没说话,那边韩漠温和的笑声传来:“我不问你,你都不说?”
“又不是我妈自己的,是和刘叔他们一起……”
“如果我没算错,伯母的股份应该是最高的,跟是伯母的有什么区别?”
“……”
这还真是有理的让她都虚。
“我是觉得太小了。”方晓晓说。
“这是跟我见外?”韩漠说。
“……”
方晓晓心头一跳。
这话说的,能不见外吗?连姓都不一样。
换做五百年前都沾不上关系。
可人家帮了她那么多的忙,她还真能实话实说?
而紧跟着韩漠的另一句话差点儿让方晓晓跳起来,韩漠说:“还是说你还因为那天我帮江巧说话不高兴?”
方晓晓拨楞鼓似的摇头:“没有,怎么会。我妈这边有七折券,我给你拿过去一些?”
新店开业,虽然有免费的广告,可人来人往帮忙的人也有不少,方晓晓按照各自的投资比例提议了七折券,都是小本买卖,如果说免费也不可能,这个折扣力度用来应付人情往来正好。
韩漠不知道七折券是怎么回事儿,可听字面意思也知道大概。
“不用了,你家里刚开业,还是伯母安排最好。”韩漠说。
方晓晓眼底微微的闪了闪。
这些日子熟悉了,知道他有时候有些毒舌,可还是记忆中的善良,体贴。
方晓晓轻咳了声,说:“我们家的‘食屋’,12月4日开业,如果你有时间过来捧场!”
方晓晓正式的发出邀请。
那边韩漠的眉眼轻快的弯起来,轻魅乍现。
而这时候堂屋的门打开,韩妈妈从外面进来,正看到自己儿子浅笑的样子。
韩妈妈笑着问:“说什么这么高兴?”
韩漠笑了笑,对着话筒说了句:“我知道了。”
遂挂上电话,跟妈妈说:“周五早上我们一起去吃早点。”
难得儿子主动邀请,韩妈妈欣然:“好啊。”
电话那边方晓晓听着“嘟嘟嘟”的挂上的电话声,略微怔愣。
这么快就挂了?
所以他打电话过来就是想让她邀请他?
可她妈妈不是已经说过了吗?
1998年12月4日,星期五,“食屋”开业。
因为是早点部,开门时间定在早晨六点。
天还蒙蒙的透着黑,“食屋”就已经亮起了灯。
外面的树上带着天寒的凉意,屋子里暖融融的好似春暖花开,而再看张红刘叔他们脸上压抑不住的笑容,只热如初夏。
张红到的早,早晨的包子就在食屋里蒸出来,随着笼屉掀开,浓郁的香味热气腾腾的冲出了屋子,门口虚掩,正好让香味溢出来,再有茶叶蛋也是热了的,又加上正摆在门口显眼位置的油条出锅的喧腾,方圆几十米都能闻到香味儿。
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便是看不到门脸儿第一次路过,闻着味儿都能找到店面。
“食屋”两个字红笔画描的写在黑色的漆木上,高高悬挂着透着古朴,进来店里,干净整洁,不同其他店面纯白的墙面,天蓝色和白色相交的颜色都带着一丝丝的贵气,桌椅也和一般店铺的桌椅不一样,不止带着靠背,桌面都透着清透,另一边售卖早点的台面也都是玻璃隔着,上面贴着打印整齐的“茶叶蛋”“粥”“包子”的标识,里面的布置整洁干净等等一眼就能看得到,让人下意识的觉得里面的东西不便宜,可正对着门口的招牌又是明写着价钱。
即便是贵也就是一毛两毛。
相对这么干净的地方,好像也值得尝一尝。
而走到那边的点菜柜台,发现桌面上还摆着塑封了的套餐价格,比如茶叶蛋,粥,和三两包子一套,粥,油条,茶叶蛋一套还有大饼夹鸡排,粥一套等等,比单个买最多要便宜五毛。
这个值啊!
这么合适就得多吃啊!
到早晨七点,小屋里的桌椅都已经满了。
正好屋子外面也摆了两张桌子,虽然外面寒凉,可因为粥,包子都是热的,只要吃的快一点儿,也能暖呼呼的离开。
第一个进来的顾客就是一脸的欣喜,到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刘叔张红他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大。
方晓晓也一早过来帮忙,看着妈妈,刘叔,艾奶奶,负责银台的刘叔老婆,还有其他人,方晓晓也笑的明亮。
这样的一天开始,真好。
只是显然好的还在后面。
七点十分,门打开,显然是母子的两个